教研产品与学科运营都是教育行业新兴的专属职能。
11月才鹿推出了《学科运营人才画像报告》后,有老师提议才鹿关注教研产品的岗位职能情况。
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报告,给正在以及将在教研产品岗位的人才,一些建议和参考。
本次调研共收到34份有效数据,参调人员均为经理级及以上,无专员职级人才参与。
参与人才来自29家不同机构,调研样本分布较为平均:其中15家为线上机构,14家为线下机构。
参与访谈的4位人才均为总监级高管,分别就职或曾就于职标杆公司:
高思、精锐、新东方、卓越
本次调研的“教研产品”职能在不同公司里有不同的名称:
有公司叫“教学产品”,也有叫“教育产品”,还有平台直接叫它“产品”。
【1】教研产品岗位定义
我们知道,教研是内容的研发,产品指产品的设计,互联网产品人做的产品主要是网页、APP等。
“教研产品”到底是什么呢?
从大的角度讲,所有带教育属性的产品都是教研产品,从师资招聘、师训到教研内容,只要给客户交付的东西,都是产品的范畴。
从小的角度,教研产品更多指可视化的内容产品,如教辅材料、直播课程体系或者在线题库等等。
【2】教研产品的岗位特征
一看工作分工:
产品工作可分为这两个基本阶段:策划设计和落地执行
就互联网教育的产品而言,策划设计可以由互联网产品经理完成,落地执行(提供内容)可以由教研完成。
而教研产品能两个部分一起做,就像盖房子,自己画好图纸自己来盖。
可以说,教研产品其实是产品项目的承包人,既是设计者,也是执行者。
二看工作内容:
通过分别分析岗位JD,我们发现:
互联网产品和教研产品在工作核心内容层面有重叠——都包括产品规划(设计)和竞品分析。
但不同点在于:
互联网产品需要制作需求文档和产品原型文档;
教研产品并未涉及到专门的工具和文档,但需要具体参与或管理产品内容的研发。
三看考核指标:
众所周知,大部分教学教研岗位、互联网产品岗位是没有KPI考核要求的。
但在参与本次调研的34人中,有73%的教研产品人需要对产品整体营收负责。
这就意味着,大部分教研产品人才需要有运营能力,或者有配合运营提升产品营收的能力——这正是教研产品岗位与教研与互联网产品岗位之间重要的区别。
与此同时,教研产品与教研产品之间的KPI考核也有显著的差异。不同平台、不同产品或产品的不同阶段,对于教研产品的考核都是不一样的。
最后,重视产品细节,数据流动、UI、用户交互等都可能会是产品成败的关键。
其中第二点尤为重要。
【1】教研产品的人才来源
根据调研发现,教研产品人才中,教学/教研岗位来源比例均超过了56%
有16.7%的教研产品人才来自互联网产品岗位
而运营岗位转教研产品的比例为23.3%,高于互联网产品岗位。
【2】企业重视的人才属性
通过访谈才鹿得知:
在线教育平台的产品高管更多是互联网产品出身,教育出身的人才仍停留在教研总监岗位上;
而线下培训机构有大量的教研高管快速转型成为教研产品高管。
对于教研产品岗位而言,企业更加看重的是行业属性,然后是职能属性。
【3】教育产品的职业发展路径
教研产品其实是教学/教研职能做到一定程度后,过渡到下一阶段时的极佳选择。
教学/教研职能并不能直接产生营收,而不赚钱的部门在公司内部话语权会比较小。
转做教研产品后,能够逐步接触到运营管理,职能转型成运营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路径。
一旦能做到以产品为核心,把公司的资源盘活,其实就很接近COO之类的综合高管岗位了。
从统计里可以看出,大部分的人才被归为教研/研发部, 13.8%的人才被归为产品部,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还有13.8%的教研产品被归入产品运营部管辖。
【3】教研产品的人才诉求
通过对人才求职决策影响因素的排序,可以看出教研产品人才最关注“发展和领导权”,说明教研产品人才普遍在职业成就上动机强烈。
“想要发展/挑战”高过“想要高薪”,可见教研产品人才更加关注职业的长期发展,而不是仅仅只是高工资。
【4】教研产品的跳槽频率
到了3-5年期间(不含5年),两者的趋势刚好相反。
【5】教研产品接触的岗位机会
调研的教研产品人当中,48.4%的人每年会接触到5个以上的机会,说明OPEN看机会的教研产品会有许多的选择空间。
【1】工作重心方面
产品管理作为一个全链条工作,问题一般会出现在初始阶段。产品刚开始设计时,各部门之间会存在很多的信息不对称。
教研产品应该作为大脑,把握产品的全生命周期,把所有信息进行整合,梳理形成工作流和健全的系统。
如果前期思考得比较全面,系统比较健全,后期会轻松很多,反之就很容易出问题。
做教研产品首先应该在用户价值研究上有很深的洞察力,特别是用户消费倾向,社会环境等方面。需要培养自身的系统思维,同时具备宏观视角和微观体感,才能真正设计出有价值、易落地的产品。
晋升:提升运营能力
教研产品想要有突破,需要本身有销售和运营能力。逐步掌握销售闭环、盈利模型、绩效指标等体系。能够更好的将产品变现,才有更大话语权,进而向综合管理高管晋升。
稳定:常态化的同行交流
教研产品除了在负责的工作内容本身,还要时刻关注行业的动态,保持和同岗位人才的交流。一方面掌握教研产品的发展动向优化自己的工作内容,同时也可以即时关注到行业人才供求的动态信息。